企业风采
首页 -> 企业风采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发布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4336

——十二五期间建筑企业发展思考

南京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 张子平

    “十一五”时期在以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行业都获得了持续协调的发展。作为南京浦口地区龙头建筑企业,南京十建在“十一五”期间,既实现了质的提高,又实现了量的扩张。
    这期间,南京十建房建资质和市政资质均由二级晋升为一级,除上述主营资质外,还获得了地基基础、消防、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增项资质。企业年施工产值也由“十一五”初期的3亿元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0多亿元,市场范围由过去以南京地区为主,发展现在的在省内苏州、扬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地设立分公司。近年来,又在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开辟新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前也上了新台阶。
    回顾“十一五”南京十建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一是得益于省市区三级建筑主管部门的关心、扶持和指导,尤其是在资质晋升、人才引进、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二是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南京城市建设、浦口新城建设,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三是得益于有一批想干事、干成事的项目管理团队。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和区域的拓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一是技术人员缺乏,高级别的建造师和特殊专业的人才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二是流动资金紧缺,在建筑市场不够规范的大形势下,面对名目繁多的各类保证金,垫资施工,滞后付款和延期决算等,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流动资金始终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如果承担政府BT项目工程,企业则要在融资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三是科技投入不足,面对恶性竞争特别是最低价中标,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由于利润微薄,积累困难,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使得企业在工程质量水平上难以有较大突破。
    如果说“十一五”企业发展处于试验、探索、纠偏、找路的关键期,那么“十二五”则是企业进入转型的突破期。未来几年内,转型升级则是建筑企业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最大课题,事关企业生死存亡。
    其实在“十一五”时期,业内有识之士就大力呼吁建筑企业必须走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而实际上有的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已经迈出大步,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对转型升级重视不够,对转什么、升什么的理解和认识也很模糊。
企业转型首先是要走集团化总承包的路子。现在的施工企业大都是加工性质的,形象地说就是砌墙公司,前期的勘察设计沾不上边,后期材料供应和装饰装修也难以插手。说起来是总承包企业,实际上是施工总承包,而不是涵盖勘察、设计、施工(装潢)、调试、交付等环节的工程总承包,只有工程施工这一个利润点,因此利润及其微薄。企业要走集团化总承包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联合发展的策略,整合有效资源,形成优势和强势。为此,必须先转观念,要克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是合作经济、共赢经济的观念。
    企业转型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调整结构。打破单一土建格局喊了几十年,但实际上大多数建筑企业仍然是盖房公司,在市政道路、水利、装潢、钢结构、消防、地基基础、建材生产等方面迈不开步伐,形不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此,企业的综合实力难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也难以提高。因此调整经营结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企业转型第三个方面就要继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目前一些建筑企业改制不够彻底,有的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尽完善和合理,家族式管理痕迹尤为明显。这种近亲繁殖的企业有很多的管理弊端,影响着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升级也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建筑企业升级首先是资质上台阶。目前南京地区企业结构不尽合理,特级企业只有2家,缺少一批航母级的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在与央企和外地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培育一批航母级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十二五”期间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当然这项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扶持。
企业升级第二方面就是要提升管理水平。除了人、财、物等基础管理外,未来几年内企业管理必须在标准管理、信息管理、文化管理、研发管理方面下功夫。
    企业升级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首先要提高人的创新能力,造就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敬业精神强的科技管理和专家人才队伍,其次要提高研发能力。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大力研发符合建筑施工和建筑产品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第三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就是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平,改变秦砖汉瓦和肩扛人抬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具体到我们企业来说,“十二五”期间,我们总的发展思路是三句话: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提高效益,多做贡献。“十二五”期间南京城市建设,特别是浦口新城建设将全面加速推进。南京十建地处浦口,又是浦口区的龙头企业,区委区政府即将出台扶持建筑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应当说南京十建以及浦口地方建筑企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面对巨大的建筑市场和有力的政策扶持,能不能做大做强就看我们自己的了。常言道,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一是加快构筑人才高地,由于资质升级、规模扩张、市场拓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各类人才的再教育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舍得投入,大力引进设计、信息化、工程管理、技术研发、资本运作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和专家级人才。企业只有在足够的人才储备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市场上稍纵即逝的机遇。
    二是积极推动银企合作。随着投资体制的不断变化,项目承包方式也随之变化,一般竞争性项目的各类保证金、前期垫资、滞后付款等,已使企业流动资金筹措感到压力重重。政府推出的一些BT项目,虽然利润较高,但由于融资数量和融资难度都比较大,一些企业也只能望项目而兴叹。因此,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是大力推动强强联合。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更是合作经济。在转型升级方面,建筑企业应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如果抱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其结果是既做不大也做不强,只能逐步被淘汰。作为地方龙头企业的南京十建,我们将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与一些人才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同类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同时还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优势互补。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往更高的平台努力。
    四是调整结构,适应市场。调整结构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既要围绕主业攻市场,又要跳出建筑做建筑。房建要搞、市政道路要上,装饰装潢、园林景观、消防、水利、钢结构、地基基础等也要齐头并进。同时资本运作、服务业、建筑工业化等均可以涉足。总之市场需求就是调整结构的导向。
    五是立足本地、拓展外地。立足本地市场对南京十建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本地市场潜力巨大,作为龙头企业必须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名不副实。其次作为龙头企业必须在工程建设中保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履约诚信等方面的先进水平,否则难以在本地立足。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还要放眼全省和全国的市场。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民生工程等领域和区域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主办单位:南京建筑业协会   备案序号:苏ICP备10205300号-1
电话(TEL):025-84592563  传真(FAX):025-84592563
邮 编(Mail): 210014  地址(address):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116号江苏省住建大厦A座7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