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18-08-29 浏览次数:2922 |
我市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长江大桥维修即将开始正桥沥青面层铺设、多条地铁线路齐头并进、城市环境面貌整体提升……今年以来,市建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国家“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委“提升城市首位度”和南京市委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要求,以对标找差为总抓手,加快统筹推进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和精细化建设管理任务。截至7月底,我市已开工项目229个,占目标总数的83.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备受市民瞩目的长江大桥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今年底,市民即可一睹大桥崭新的风采。此外,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正在施工,仙新路、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也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开工建设,未来南京将有更多过江通道。 随着地铁宁溧线和宁高线的开通,南京的轨道交通建设又取得新进展。目前地铁1号线北延、五号线、六号线、七号线正按计划推进。据统计,目前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已达378公里,位居全国第四。 目前城市路网也在不断完善中。红山路—和燕路、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加速推进;组织实施了主城跨行政区“断头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共排定52个项目,其中2018年实施25个项目。另外,还完成了红山南路东延及河西中南部65条道路的管养移交。 精细化建设管理成效初显 为强化推进机制,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了8个全市性重点工作推进办公室,分别由市领导牵头,实体化推进。城市建设方面,在原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由市建委牵头各相关部门重新构建组织架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化细化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统筹协调,大力实施干道街巷、沿街建筑立面、片区雨污分流等项目整治和建设。道路方面开展了龙蟠中路、江苏路等16条主次干道,南湖、水佐岗等5个片区32条街巷的综合整治,着力提升道路通行质量和沿路景观面貌。启动实施中央门至神策门、光华东街明城墙遗址本体保护。基本完成外秦淮河沿线环境整治,正在进一步提升部分节点效果。扎实推进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制定了《城市河道排口整治技术导则》、《片区雨污分流质效评估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快片区雨污分流建设推进和管养移交,督促各方参建主体责任落实。 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实施300平方公里77项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项目;开展重点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集镇环境整治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21.6公里、铺设雨污水管道1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316户,基础设施水平和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力,实施22个游园绿地建设,完工6个;年度308公里绿道建设任务,已有273公里启动建设,完工156公里。此外,环卫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市泥浆综合处置中心、城北污水厂、江心洲污水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主体建设;开展“公厕革命”,年度计划完成改造85座。 行业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我市逐步通过优化企业资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承包方式改革、鼓励企业实施多元化渗透等方式,加大南京本地建筑企业培育,目前全市已有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嘉盛建设集团、南京同力建设集团和南京第二道路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家企业通过“联合体”方式,中标地铁主体施工标段,实现了地方企业在轨道交通建筑市场的历史性突破。下半年,在做好已中标标段实施的同时,轨道交通项目将再次拿出标段面向“联合体”招标。 市建委持续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全力做好春节复工、夏季高温及汛期专项检查,加强事故处理力度,加大市区监管检查频率,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加强燃气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其中专项执法巡查91次、联合执法13次,查处“黑气点”、“黑气车”18个;加快推进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严格落实安全要求;完成新建天然气管道96.5公里、改造危旧燃气管道68.8公里,进一步提高供气保障。稳妥推进房屋征收,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平安征收”检查工作要求,加大对各区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力度;着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不断加大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造价、装饰装修等行业的监管。 城建试点工作有所突破 市建委高度重视国家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列入省住建厅试点示范、年度工作要点的计划任务,目前相关重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在国家、省、市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我市改革推进顺利,得到住建部的认可,改革方案在26个试点城市中位列第一方阵,其中图审环节已按要求实现了多图联审。 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丁家庄保障房2个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建设,目前63个项目中已完成60个、其余3个也在加快推进。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江北新区核心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全面开工,目前累计完成主体施工约14.7公里,开工里程达20公里;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建设也在有序展开,大明路段、机场四路段已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市召开了实施全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会,9个省级特色田园试点乡村共6大类244个建设发展项目,目前完成73项,正在实施138项。 此外,我市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作。绿色建筑示范方面,新增绿色建筑578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322万平方米,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重点加强部门联动和源头把控,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今年在建项目已达60个、总面积约951万平方米,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16个、154万平方米、占比22%,已超过20%以上的年度目标计划。上半年,全市建筑业指标稳中有升,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深入开展对标找差 对标找差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年初,市建委以上海、杭州为标杆制定了全委对标找差工作方案,明确了市级层面的5方面、12项具体指标。同时,机关各处室和下属单位各自围绕主责主业,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在数量、质量、成效、机制、举措等方面深入查找不足、明确赶超目标。通过半年来的努力,建设系统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氛围更加浓厚,工作节奏进一步加快,压力传导进一步压实,并顺利通过市委专项督查组的检查考核。 下一阶段,市建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两高两强”的要求,把提升城市首位度作为重要任务,聚焦城建短板弱项,牢牢把握南京转型发展和迈上新台阶的战略机遇期,紧扣省市政府、省住建厅对南京建设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我市城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