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大赛为载体,把关爱农民工工作落到实处
——南京建筑业协会、南京京梅职业培训学校
针对我市建筑行业数十万计农民工兄弟在我市数以千计的建筑工地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实际,我们在市住建委领导关心支持下,于今年8月组织举办了南京市“宏亚杯”建筑业中式烹饪技能大赛,目的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在服务农民工求实效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扩大影响上下功夫,进而推进建筑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最终达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坚持贴近实际,创新赛事设置
以往有些大赛一味追求高、精、尖、美,不分层次、对象、条件区别而一味统一比赛尺度,因此缺乏个性特色。出于对亟需关爱的弱势群众——农民工的关注,为调动服务这些群体人员提升岗位技能的积极性,针对数十万计农民工在我市建筑业打拼,数以千计工地食堂膳食质量亟待提升的堪忧,我们组织设计了此次大赛。据了解,目前组织此类专业性比较强,服务对象指向重心如此之低的赛事在我国其他同类城市中尚属首次。因此,方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列入市二级赛事认真对待,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全市建筑业系统企业普遍欢迎这项赛事,认为“办赛办到了家门口,办到了点子上”。四十多家企业派出了7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南京宏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慷慨解囊冠名资助此项赛事。参赛企业的欢迎,选手的踊跃报名,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企业家的鼎力支持,给予我们主办方和参赛选手以极大的鼓舞。
二、坚持降低重心,精心组织赛事
我们在谋划赛事方案时,紧扣建筑业工地食堂厨工的生产技艺实际水准,选手年龄及文化结构现状,对参赛选手年龄文化层次要求、从业年限等均适度放宽。例如年龄要求放宽至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不作具体限制,只要有一年以上从事本岗位经验的即可参加。但降低重心以贴近实际并非没有原则,例如我们对无健康证上岗者则一票否决。
我们认真研制赛事秩序册,认真架构组织机构、工作班子,严格赛务组织安排。赛事组织过程中先后对选手进行了专业理论辅导,实务操作规范示范,并布置要求选手进行赛前自训。对选手仪容仪表、卫生文明生产习惯也作了严格要求。决赛过程中还统一选手着装、佩戴参赛证、佩贴臂标,整个比赛体现规范和严肃性。
对竞赛难度要求,我们在市人社局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适当降低了理论考试的频度。在实际操作考试中,命题也紧扣工地食堂菜肴的大众化实际,确定必考项目。《金陵晚报》就以“美食大赛就比青椒炒鸡丝,就这么简单”为题专题作了报道。自选科目为肉类和豆腐品两项,并允许选手在此基本要求上拓展菜肴制作难度。为选手结合特长,发挥擅长,超常发挥留下了空间。从比赛最终结果看,令观摩者流连忘返,让评委们叹止的选手作品不胜枚举。
三、坚持团结合作,优化赛事
此次大赛是我市住建系统首次组织,既无经验借鉴,又无模本参照。作为牵头单位的市住建委紧密依靠市城建工会、市建筑业协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有问题集体讨论,有困难分头去解决,使比赛如期举行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次赛事组织我们依托有较强组织全市性技能大赛经验的南京京梅职业培训学校和专业化较强的南京市旅游营养中等专业学校共同协办,使整个赛事、赛务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了比赛的公开、公正、公平,得到了主办方、赞助方、参赛方的交口称赞。市总工会、市人社局有关职能处室很关心支持此次赛事,派出专家莅临现场指导;近十家省市媒体报道了此次赛事盛况。可以说,举办这次赛事的积极意义略见一斑。
得益于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团市委的大力支持,获得大赛前三名的选手将办理国家人社部中式烹饪高级工等级证书和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其它单项奖励;进入了决赛的41名选手将办理国家人社部中式烹饪中级工等级证书;20名选手将办理中式烹饪初级工证书。这些政策的兑现将无疑对建筑工地食堂厨工重视职业技能提升起到激励作用,还将对我市建筑工地食堂膳食、菜肴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对建筑企业更加重视农民工生活条件改善起到启示作用。关爱农民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的最终结果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将得到更多更好的生活实惠。
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转移、农民工现象将客观地长期存在,关爱农民工生产、生活的条件改善和技能提高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技能培训、权益保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为重点,组织开展更多更好地培训、竞赛、考核等活动,努力把关爱农民工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