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坛
专家学者谈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肖绪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产业现代化这个提法这么响亮地提出来,恐怕在建设行业是第一次。怎么来理解、认识建筑产业现代化非常重要。我国的建筑领域,特别是建筑业在这之前提了很多,什么建筑工业化,什么建筑产业化等,但是更科学更准确地来界定新时期建筑行业往哪儿走,怎么把它用一个非常响亮的表述或者一个术语表达出来?我觉得这次提出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内涵,有很深刻的意义。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是要把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要实现建造过程的绿色化,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广泛引入节能核心技术,坚持材料升级换代,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深入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促进建筑设计标准系列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四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绿色施工在施工行业得到广泛认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导绿色施工实施和评价绿色施工的标准编制工作相对滞后。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励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明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政策法规。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整个社会沿着整个产业链,沿着建筑建造过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使各方能够在其中有位置,充分发挥作用。
必须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尤完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面临重大突破和根本性变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行业顶层设计上有一个明确的宏伟目标,引领建筑业在实现伟大复兴强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内涵更深刻、视野更宽阔、范畴更广泛的构架,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我认为,在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型的实践中,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项目管理现代化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创新既是项目管理本身的需要,更是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在坚持项目管理国际化方向、本土化国情、专业化特色的融合中不断拓展出新兴空间。因此,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资源组合方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创新、文化建设创新等提高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与此同时,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建筑业的“微笑曲线”上和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进而,整合建筑业全产业链条,构建多主体之间、多层次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全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从后续研究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应该把“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深化细化,比如说我们现在所设想的一些具体的宏观层面上的政策扶持、科技进步、科技发展上的重大投入,整个进程的推进等等,通过课题的研究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具体的线路图也好,时间表也好,那么就能为政府的决策部门在决策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此外,可以从更多的视角、更多的可行性的措施上来加大或者强化我们目前比较零乱的分割的整个建筑产业链条的系统化的集成和整合。长久以来我们的建筑链条上的众多主体之间相互分立,各管各的事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体系。所以说先要在不同角度上把这个产业链能够集成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产业链条上多个主体本身之间的系统创新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