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2014发展新机遇
□文/杨宝明
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施政纲领的不断明朗化,宏观经济形势酝酿新的巨变,互联网加快了对传统产业革命的速度,BIM技术对建筑业变革的影响也正在加快,研究和关注2014新发展特点很有必要。
关注点1:市场资源重新配置
建筑业依然是计划经济色彩最浓的行业。行政化的招投标体制、资质管理、国企主导行业,导致长期以来建筑业市场化竞争程度不高。各种模式的经营模式优劣不明,企业转型升级缺乏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经济政策有了非常大的调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在后续年份的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持续十分支持的态度,已引起巨大的波澜,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建筑业的资质管理在消耗巨大社会资源的同时,对建筑业的进步与帮助也难以确认。按中央的新精神,中国建筑业的资质管理应该弱化,甚至取消,与国际接轨。减少对企业资质的管制,加强从业资格的管理,可以进一步解决生产力。
关注点2: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被列为新一轮经济主要动力。在房地产形势并不明朗,和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很多风险。
中国建企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无疑会成为受益者,但和上一轮的建设高潮会有大的不同,项目特点不会再是高大难,对低碳、绿色建造的要求更高,对项目判断的能力要求很高,因为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问题会是比较严重的,BT项目会大行其道,对建企资金链的考验和项目市场的判断能力会是关键的。
关注点3:“BIM+互联网”对建筑业的革命开始
互联网在2013加快横扫所有行业:小米颠覆了苹果,颠覆了手机业,三年做出100亿美元的公司价值(上海建工当前市值是160亿人民币左右),小米CEO雷军和格力CEO董明珠的10亿豪赌,成为新闻热点;电商颠覆了所有零售行业,苏宁刚打败国美,获得老大位置、如日中天之际,即面临京东、天猫的颠覆,不得不奋起自我革命;微信发动了对电信运营商的打劫,行政垄断的领域将被洗劫;几大互联网巨头,对银行业的革命已有打响,阿里的余额宝,数月集中资金近2000亿,让银行巨头震撼。
建筑业是否会一直巍然不动,对信息技术百毒不侵?显然不可能。由于行业的本质和特点,互联网对建筑业的影响确实要难较多。光有互联网还不够,还需要与BIM技术配合,两种信息技术“BIM+互联网”将让建筑业无可阻挡,照样会被信息技术革命。
事实上,建筑业是迄今为止最不透明的行业,也是产生行业问题和社会问题最多的行业,最需要互联网、BIM技术的革命,其中可以解放的生产力、减少的资源消耗大的惊人,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将是非常可观。
2014,历史走到了一个交汇点,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革命加快,BIM技术的成熟也到了新高度,可以对整个建造阶段产生重大影响了。“BIM+互联网”对变革者是一个新机遇,对守旧者是一场灾难。“BIM+互联网”加快行业企业的分化,将同质化企业的差异不断放大。
关注点4: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快速升温,这是建筑业发展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一是资源消耗和能耗必须得大幅减少;二是环境污染得加快控制,一幢幢大楼整天被雾霾包围着,已失去盖这些大楼的根本意义;三是建筑业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减少,不得不走向工业化之路。
中国住宅产业化机遇,我更看好被“远大住工”这类跨界者获得。传统业内建筑企业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战略理念和能力,都当作机遇在看。其实住宅产业也有非常高的门槛:技术、投资、人才、市场,现有业内企业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欠缺。
像跨界远大住工,已在此领域暗暗发力投资15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整合住宅产业化的新工艺、新材料,相对于我们业内建企在讨论的住宅产业化水平,能级已高了多个。跨界者没有传统行业人士固有的思想局限,对新技术的投入激情更大,商业模式创新的力度和速度都更大。大规模投入PC产业的企业一定要注意认真调研,做好差异化定位,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