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绿色青奥理念助力南京可持续发展
□文/王国俊
越来越多的南京人发现,我们身边的“绿”越来越多。不错,这一切都源于绿色青奥理念,是南京坚持以绿色、节俭、可持续原则筹办青奥的必然结果。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久前刚建成开放的滨江风光带、明城墙、环紫金山、玄武湖等四大“绿道”,就是一条条美轮美奂的绿带,其中单是明城墙在修复开放时,就增加绿化面积约2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约7300棵。目前,南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35%,南京的城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均居全国前列。
在场馆建设上,体现的则是节俭透“绿”,坚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原则,只新建了一个新场馆青奥体育公园场馆,赛后还将成为居民健身中心。
就连火炬传递方式,南京青奥也创造出浓浓的“绿”意,“两头实中间虚”,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通过网络虚拟火炬覆盖了五大洲,实现了更广泛的全球传递。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亲自感受手机传火“give me fire”的乐趣后,认为这一创新是对奥林匹克火炬传递方式的历史性贡献。这些都给南京人增加了“绿”的体验。绿色青奥也让南京离“国际化人文绿都”的目标更近一步。
“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宏观经济的发展告别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后,将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面对这种“新常态”,就需要有发展的新本领、新思路。因此,绿色青奥不仅是办赛手段的创新,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
风吹满眼绿,景秀万物怡。绿色青奥的理念给南京人带来了眼前的实惠,还将为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