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首页 -> 业内信息

在“放管服”政策红利中深化改革

发布时间:2017-03-01 浏览次数:2853

 

在“放管服”政策红利中深化改革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部署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作为国策之一进一步加以强调,加快建筑业深化改革步伐。对于行业如何改革、从哪些方面去改革,此次会议也从战略上指出了清晰的方向。


    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会议指出,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打破区域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限制。缩小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把应招标的项目纳入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在笔者参与的多次调研中,不少企业都反映,建筑市场区域壁垒目前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地区性保护政策的存在对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尽管主管部门早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实际上,有实力、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在进入其他地区时仍会受到“歧视”,比如必须在当地成立分公司、在其他地区所得奖项不予承认等,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也大大降低了行业整体发展质量。“公平是最大的正义”,要使建筑业改革真正见成效,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的形成不可或缺,此次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出这一问题,希望未来能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为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会议指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改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培育咨询、施工等专业企业”。众所周知,建筑业是较早实行市场化发展的行业之一,但也是改革难度最大的行业之一,粗放型发展模式始终主导行业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有些建筑企业仍然难以摆脱路径依赖,用几十年前的思维与21世纪的发展理念对抗;有些企业则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形势,在“走出去”、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和PPP模式等新理念下不断改革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国务院会议明确指出行业未来转型的方向,向建筑业企业传递的信号极其明确:不转型,只能被淘汰。


    全面治理行业存在的各项问题,打造“中国建造”品牌。此次国务院会议的内容用“事无巨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政府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质量管理等问题都是近年来困扰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国家能在此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要求、表达问责到底的决心,是在为建筑行业打气,也是在给建筑业企业进一步改革的信心。因此,国家提出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倡议,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从建筑业企业的角度来看,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是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之下,建筑业积弊将被进一步扫清,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只要能抓住机遇、做好定位,“十三五”期间,企业快速发展的愿景依然值得期待。
(中国建设报报记者 黄梅)

主办单位:南京建筑业协会   备案序号:苏ICP备10205300号-1
电话(TEL):025-84592563  传真(FAX):025-84592563
邮 编(Mail): 210014  地址(address):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116号江苏省住建大厦A座7楼
友情链接: